股神抛售下的新能源投资分析:这只潜力股不容忽视

行业资讯第一新车 2022-09-20

近段时间,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股神的一举一动都被视为市场的风向标,因此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新能源汽车后期走势。据汽车K线统计,8月底以来,统计范围内的22家主要上市车企股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最近一周(9月9日-9月16日)股价仍表现疲弱,股价平均下跌4.15%,市值减少1283.9亿元。

但资本市场情绪面承压时间不会太长,巴菲特的减持更多或是为了将自身收益最大化,并不影响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发展的大趋势,新能源依然将是未来几年增速确定性最高的行业,一些具备良好发展势头和前景的车企仍具备较强投资价值,其中就包括吉利汽车。

雷神混动全球领先,快速抢占混动红利

华创证券9月分析报告指出,当前吉利处于相对低估状态,为四大百万辆级自主车企中

估值较低一家,并维持“强推”评级。在华创证券看来,混动作为自主崛起第三波红利,吉利有望成为第二家拿到红利的车企,为其销量越级进一步护航。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在新能源市场,混动车型增长强劲。8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销量完成14.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60%。1至8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81.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70%。

华创证券认为,吉利汽车有望拿到这波红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雷神混动系统综合技术,尤其油耗表现领先其他车企。另一方面,吉利原有产品矩阵以及接下来插混车产品矩阵,无论轿车、SUV还是中端、高端的产品覆盖度都是车企中最全面的,在新造型、新名字状态下更容易拿到市场新定位与吸引力。

去年10月,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世界级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雷神智擎Hi·X。其具备43.32%热效率、全球最高3挡DHT Pro、40%以上节油率、全动力域FOTA等六大混动核心技术,在性能、油耗、智能上都实现了全球领先。雷神智能混动平台强大的拓展性可覆盖传统燃油,HEV、PHEV、REEV多种混动系统及400V/800V电驱方案,可适配A0~C级车型的需求。

在产品矩阵方面,截至目前,雷神智能混动平台已全面赋能吉利、领克等全球品牌。吉利品牌已推出星越L Hi·F油电混动、帝豪L Hi·P 超级电混两大产品。领克品牌基于雷神智能混动平台高阶打造而来的智能电混Lynk E-Motive全新车型——领克01 EM-F及领克01 EM-P也相继亮相并上市。

从市场实际表现看,面市以来,雷神电混系列车型获持续热销,下半年开启高速增长模式,7月、8月销量均破万,其中帝豪L雷神 Hi·P 超级电混开启全国交付两个多月来,累计销量突破1.5万,成功进入中国A级插混市场前三。

强产品周期开启,打开新能源增长空间

混动被视为新能源市场“红海”中的一片“蓝海”,具备可深挖的潜力。雷神混动平台的诞生,不仅是吉利汽车收割混动红利的拳头产品,更是吉利汽车全面向新能源加速转型的重要驱动。过去的8月份,雷神电混系列车型破万的销量为吉利新能源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业绩。

作为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最全面的车企之一,混动领域之外,吉利汽车还切入到纯电、换电、甲醇等多个新能源赛道,全面开花。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极氪001累计交付突破4万辆;几何品牌8月销量同比大增230%,持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已量产并投入运营;换电品牌睿蓝实现连续五个月环比增长。

同时,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实现强势突破,8月新能源销量达37500辆,环比增长超17%,渗透率成功突破30%,较上半年水平近乎翻番。

随着传统车市旺季“金九银十”的到来,吉利汽车强劲新品周期已正式开启,新能源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推动加速向新。

按照产品规划,吉利汽车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纯电续航里程超200km的星越L Hi·P超级电混车型,以及拥有五大智能科技、十大硬核标配的博越L Hi·F油电混动版。新车型有望延续帝豪L Hi·P 超级电混的热销势头,向月销破万冲击。领克03、05及09等三款插混及油混车型亦将上市。吉利+领克品牌多款新品推向市场,将为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增长及价格向上带来双重助力。

华创证券研报中披露,基于SEA架构打造的豪华智能纯电MPV极氪009将于年内正式上市,完善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布局,叠加极氪001 Plus上市,预计全年有望实现7万辆销量目标。搭载基于Harmony OS开发 “超电智能座舱”的全新车型几何G6/M6亦已启动预售。

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和技术硬核优势将为吉利汽车新能源布局进一步加持。今年四季度起,全新一代“NOA自动驾驶领航系统”将在吉利、领克和几何的最新产品上应用;还有几何牵手华为共创全新智慧生态等一系列举措,都将驱动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和利润实现新增长。

股市风云变幻,跌宕起伏,面对受情绪纷扰的市场,理性者需要看到的是行业长期趋势以及企业基本面,吉利汽车用科学的布局和深厚的技术积累,打开了新能源领域的中长期成长路径,带来估值反弹空间,投资价值正在凸显。